據科技日報報道,維克森林浸禮會醫學中心再生醫學研究所(美國)科學家通過基因工程修改了一種干細胞,使其表達一種常見皰疹病毒的蛋白質,從而能躲避免疫系統攻擊,大大提高了存活率。受傷或病變組織因此能爭取更多時間發揮自身愈合能力,得以治愈。相關論文發表在zui近出版的《公共科學圖書館·綜合》上。
“基本上我們是幫干細胞‘隱身’,讓體內天然‘殺手’T細胞和免疫系統對它們‘視而不見’,這樣它們就能生存下來并促進身體康復。”論文作者、研究所再生醫學教授格雷卡·阿爾梅達-普拉達解釋說,“干細胞天生具有幫助調節免疫反應的能力。如果能增加它們的存活率,理論上就能作為一種治療措施,降低炎癥反應,幫助器官移植樣本避免排斥反應等。”
研究使用的是間充質干細胞(MSCs),存在于骨髓、外周血與臍帶血、胎兒肝臟和肺等組織中。這些細胞在免疫調節、營養等方面具有特殊性,能優先遷移到受傷的身體組織,促進創傷愈合。但MSCs也像其他細胞一樣,容易被身體的免疫系統攻擊殺死。
常見病毒是人類巨細胞病毒(HCMV),是皰疹病毒家族的成員之一,能在人體長期潛伏卻不使人發病。“我們想利用這種病毒躲避免疫系統的能力。”阿爾梅達-普拉達說,“方法是修改細胞讓它們產生和HCMV相同的蛋白質,這樣它們就不會被殺死。”
研究人員從人類胎兒肝臟組織中提取了MSCs,通過基因工程讓它們也能產生HMCV病毒表達的特殊蛋白質。在此過程中,他們識別出了能zui有效地增加細胞存活率的蛋白質——US2蛋白,并證明,US2蛋白過度表達會降低免疫系統對細胞的識別能力,使其存活率提高大約59%。
“研究顯示,基因修改后的細胞,其存活率大大提高。”阿爾梅達-普拉達說,“下一步,我們希望對它們在治療腸道疾病、外傷性腦損傷和人類器官移植愈合方面的潛力進行評估。”